闪电文学
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2章

李德全的身影刚消失在殿门外没多久,偏殿外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盐铁司主事周启元、工部侍郎赵安、户部员外郎沈修之三人联袂而来,身上的官服还带着匆匆赶路的褶皱,显然是接到传召后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臣等参见皇上!” 三人齐齐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疑惑。毕竟刚退朝不久,皇上又紧急召见,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林墨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面前的矮几上放着那个装着雪白细盐的瓷罐。他抬手示意三人起身:“都免礼吧,坐。”

小太监很快搬来三张圆凳,三人谢恩后依次坐下,目光不自觉地瞟向矮几上的瓷罐,心中越发好奇。

林墨没有绕弯子,直接拿起瓷罐,将里面的细盐倒出少许在掌心,对着三人说道:“你们瞧瞧这个。”

周启元离得最近,率先探头看去,当看到林墨掌心那捧雪白纯净的细盐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皇上,这是…… 盐?”

“正是。” 林墨笑着点头,将掌心的细盐递到三人面前,“你们尝尝。”

周启元身为盐铁司主事,对盐再熟悉不过,他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点放进嘴里,瞬间瞪大了眼睛:“这盐…… 竟如此纯净,一点苦涩味都没有!”

赵安和沈修之也相继尝了尝,皆是一脸惊叹。赵安忍不住问道:“皇上,这盐是从何处得来的?竟比官盐精良数倍!”

“并非取自何处,而是朕改良提炼之法,亲手提炼出来的。” 林墨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三人闻言都是一怔,赵安与沈修之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几分不信,只是这话断不能说出口。

周启元率先收敛神色,躬身赞道:“皇上圣明!竟能改良出如此精妙的提炼之法,实乃国之大幸!”

林墨没察觉三人的异样,继续说道:“朕今日召你们来,就是为了这细盐之事。南昭国虽施行盐铁官营,但官盐品质粗糙,产量低下,导致私盐泛滥,国库盐税收入微薄。朕打算设立精盐监,专门负责用这新法子提炼细盐,你们觉得如何?”

周启元连忙应道:“皇上此计甚妙!若能推行这新提炼之法,官盐品质大幅提升,定能压制私盐,盐税收入必然大增!”

赵安也点头附和:“设立精盐监,需要建造坊址、打造器具,这些工部都能承办。只是不知这提炼之法对场地、器具可有特殊要求?”

“确有要求。” 林墨答道,“精盐监需建在离盐场近的地方,方便取用粗盐。另外,还需打造一批专门的陶罐、铜锅、石臼等器具,务求洁净。具体的规格和数量,稍后朕会让李德全给你们一份清单。”

沈修之则更关注钱粮方面,他皱了皱眉道:“皇上,设立精盐监,建造坊址、招募工匠、采购原料,都需要不少银两。如今国库空虚,这笔钱恐怕……”

林墨早有准备,他看着沈修之说道:“沈大人不必担心。初期投入的银两,朕会从内库调拨一部分。待精盐监产出细盐,投入市场后,很快就能收回成本,并且盈利。到时候,不仅能填补国库,还能有盈余用于北伐、办学等事宜。”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这细盐定价可以比现在的官盐稍高一些,但要保证百姓能接受。毕竟品质摆在那里,相信百姓也愿意为好盐多花些钱。”

周启元连忙接话:“皇上考虑周全。臣以为,还可以将细盐分为不同等级,一部分供应宫廷和权贵,定价稍高;另一部分供应普通百姓,定价公道,这样既能保证收益,又能让百姓受益。”

林墨赞许地点点头:“周主事这个提议不错,可以采纳。”

他看向三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精盐监之事,关系重大,朕希望你们三方能通力合作。盐铁司负责精盐的生产、销售和管理;工部负责坊址建造和器具打造;户部负责钱粮调拨和账目核算。务必尽快将精盐监办起来,早日产出细盐。”

“臣等遵旨!” 三人异口同声地应道。

林墨摆了摆手:“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抓紧时间去筹备。”

三人再次躬身行礼,随后退出了偏殿。

殿内恢复安静,林墨伸了个懒腰,觉得浑身都有些发僵。他对着门外喊道:“李德全。”

李德全很快走了进来:“奴才在。”

“去取一身常服来,” 林墨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脖颈,“再去叫冉常武换上便装,陪朕一同出宫溜溜。”

李德全愣了一下,随即躬身应道:“奴才明白。只是皇上,要不要让侍卫们也换上便装跟着?也好在外头照应着。”

“不必了,有冉常武在足够了。” 林墨语气带着几分期待,“随意走走,人多了反倒不自在。快去吧。”

李德全不敢怠慢,连忙应道:“奴才这就去准备。”

他们换好衣服,从西侧门出了宫。一踏上市井的街道,喧嚣热闹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林墨深吸一口气,只觉得浑身舒畅,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京城被朱雀街清晰地划分为东西两区,他们此刻正走在西区的街巷里。这里并没有太多摊贩扎堆,反倒错落分布着不少寻常住房,偶尔能看到几家小酒馆和杂货铺,门面都不算起眼。

“皇上,前面就是朱雀街了,过了街便是东区。” 李德全指着不远处的宽阔街道说道,“东区住的都是富商官僚,宅子可比这边气派多了。”

林墨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条横贯南北的大街,比身边的街巷宽出数倍,街上往来的马车也比这边精致不少。

街道两旁的房屋多是青瓦土墙,偶尔有几家挂着酒旗的小酒馆,门口坐着三三两两喝酒闲聊的汉子,还有妇人在巷口择菜,一派朴素平和的景象。林墨饶有兴致地边走边看,不时停下来瞧瞧杂货铺里的小玩意儿。

“皇上,您看这个糖画,做得多精致。” 李德全指着一个街角的糖画摊说道。这在西区的街头并不常见,算是难得的小景致。

林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老艺人正用融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勾勒,转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龙就成型了。他笑着点头:“确实不错,手艺真巧。”

冉常武则时刻保持着警惕,目光在周围扫视,护在林墨身侧,浑身紧绷着像一张拉满的弓。林墨察觉到他的状态,拍了拍他的胳膊笑道:“冉常武,放松点,咱们就是出来逛逛,不用这么紧张。”

冉常武愣了一下,随即微微放缓了脚步,只是眼神依旧没离开周围的人群,低声应道:“是,皇上。”

“听说前面快到西市了,” 李德全边走边说,“西市都是些摊贩和菜市,百姓们过日子买生活品,大多都去那儿买西’。要是想买些好布料或是稀罕玩意儿,就得去东市买东。”

林墨听得饶有兴致:“哦?还有这说法?那咱们先去西市瞧瞧。”

不多时,三人便走进了西市。这里比西区的街巷热闹了不少,各色摊贩沿街摆放,有卖新鲜蔬果的,有卖针头线脑的,还有卖日用杂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穿梭其间,挑选着所需物品,一派繁忙的生活景象。林墨边走边看,看着那些新鲜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百姓们讨价还价的模样,觉得十分有趣。他时不时停下脚步,向摊贩询问物品的价格,了解着寻常百姓的生活成本。

逛完西市,林墨三人又穿过西区往朱雀街走去。越靠近朱雀街,周围的建筑渐渐有了变化。到了朱雀街街口,再往西看,西区的房屋依旧是朴素的青瓦土墙;而往东看,东区的建筑则截然不同,一座座高门大院拔地而起,朱漆大门,铜环兽首,院墙高耸,门前还有石狮子镇守,处处透着富贵气派。

“皇上,这就是东区了,” 李德全笑着说道。

林墨点点头,带着两人穿过朱雀街走进东区。这里的街道更为宽阔整洁,往来的行人衣着也更为光鲜,偶尔能看到一些轿子和华丽的马车驶过。街边的店铺也与西区不同,多是些大酒楼、绸缎庄、珠宝行,还有几家青楼,门口挂着华丽的幌子,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丝竹之声。

“前面就是东市了。” 李德全指着前方说道。

三人走进东市,这里的景象与西市又是另一番模样。没有了摊贩的杂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装修精致的店铺。绸缎庄里挂着各色锦衣华服、上等布料,色彩鲜艳,质地精良;珠宝行里摆放着各种珠光宝气的首饰,耀眼夺目;还有些店铺售卖着各种奇珍异宝、奢侈品,样样都价值不菲。往来的顾客多是些富商贵胄、达官贵人,他们出手阔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

“皇上您看,这东市卖的都是些高档物件,所以人们来这儿买物品就叫‘买东’。” 李德全解释道。

林墨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想起之前在西市听到的 “买西”,忽然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原来如此!去东市买叫‘买东’,去西市买叫‘买西’,合起来不就是‘买东西’吗?没想到‘买东西’这个说法是这么来的,真是长见识了。” 他转头对着李德全说,“不过这‘买东’‘买西’的说法听着别扭,以后就统称买东西吧。”

冉常武闻言也跟着笑了起来,看着林墨兴致勃勃的样子,脸上的警惕也消散了不少,眼神柔和了许多。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