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阅读奇幻仙侠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红楼之三十六金钗》?本书以王敦薛宝钗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贼寂寞”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67章,千万不要错过!
红楼之三十六金钗这本小说怎么样?免费在线阅读试试,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皇宫,养心阁。“鲁甲拜见圣上。”“起来吧,朕让你办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龙康帝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这些天他基本留宿在坤宁宫。皇后也是精心侍候,两个人这段时间可谓琴瑟和谐。“圣上,臣已基本查清。”鲁…
《红楼之三十六金钗》小说最新章节试读:王敦聚精会神地盯着手中的翡翠,神魂之力透过它看到深藏的纹理。片刻之后,他拿起一把锋利无比的刻刀,开始动手分割这块翡翠。他的动作轻柔而精准,几刀下去,原本完整的翡翠便被均匀地分成了四份儿,每一份儿的大小都相差无几。接下来,王敦又换了几把更小更精细的刻刀,全神贯注地雕琢起这四块翡翠来。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一只手灵巧地舞动着刻刀,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随着时间的推移,翡翠逐渐显露出
《红楼之三十六金钗》精彩章节赏析
皇宫,养心阁。
“鲁甲拜见圣上。”
“起来吧,朕让你办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龙康帝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这些天他基本留宿在坤宁宫。皇后也是精心侍候,两个人这段时间可谓琴瑟和谐。
“圣上,臣已基本查清。”鲁甲顿了顿,再回忆一下资料便接着说道,“王敦,字正元……”
“这段条过,朕都已经知晓了。”
“是。王先生在贾家买了……”
“朕已知晓。”龙康帝回过头定定地看着鲁甲,想看看自己辛苦培养的锦衣千户是否是一个蠢货,拿些人尽皆知的情报来敷衍他。
要知道锦衣府是大魏朝的特务机构,监察百官,搜集情报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不过,锦衣府大部分权柄被太上皇拿捏在手中,龙康帝手里只有两个锦衣千户卫所,然而从此次事情看来,这个鲁甲的能力不怎么样。
鲁甲此时冷汗都下来了,赶紧转动脑筋,他知道皇帝十分看重疏香小院的主人,然而时间太短,他也没有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这次若不能让圣上满意,他以后日子可能不太好。
他猛然想到手下一个总旗报上来的内容,便小心地说道:“疏香小院一共有十名下人,其中只有两个小丫鬟是买来的,剩下的八名都是王先生的头号贴身侍女茜雪姑娘的亲戚,签的都是长工,看门的是茜雪的父亲和哥哥,母亲和嫂子是厨娘,两个小弟当小厮,至于两个粗使婆子也是茜雪婶婶,而工钱也是茜雪负责发放,颇为丰厚。茜雪姑娘的父亲原是北外城水夫子的一个头目,人称赵老虎,一手扁担耍的是虎虎生风,平常十来个汉子进不了他的身,但是有一次醉酒失手打死了人,没钱平事,就卖了茜雪姑娘,后来茜雪姑娘又被荣国府王夫人送给王先生做侍女。”
鲁甲顿了顿,发现皇帝并没有发怒,便接着说道:“王先生的第二个侍女秋桐姑娘喜欢打听家长里短,经常去荣国府,与一些丫鬟婆子一起说长道短。她算是荣国府的家生子,贾赦用她抵了一千两银子,算是卖给王先生。据她和贾家婆子所说,她在疏香小院管着内院,颇为受宠;而茜雪姑娘管着前院,很受重用;香菱姑娘管着书房,据说王先生收集了不少医书都放在书房。”
“这个香菱姑娘本是薛家的丫鬟,原是金陵人士,后被拐卖,薛家的薛蟠因为她打死了人,是贾政和王子腾为其周旋,应天知府贾雨村为其开脱,而这个贾雨村年轻时受到香菱父亲甄士隐的帮助,进京赶考,成功考取功名,并因此步步高升。”
“后来王先生去了一趟荣国府的梨香院,薛家暂住在那里,之后的第二天薛家就把香菱送给了王先生,同时也送了王先生三千两银子。而香菱姑娘也是外面人们传颂的圣侍女,据说不少百姓给王先生立长生牌位,旁边都要放上圣侍女作为护法。其中的样式多为王先生站立,圣侍女手持书籍跪坐身旁。”
“哦?有意思,不过照你这么说来,王先生喜欢医书了。”龙康帝自言自语,心想是不是送一些医书过去,不过一想到王子腾、贾政和贾雨村做得的事情,心中就有些恼怒,尤其是贾雨村这种忘恩负义之徒,他算是记在心里了。
“圣上,那三个侍女颜色上佳,照属下看来,王先生应该是喜欢美色的。”鲁甲小心地分析。
“嗯!那……下一次选淑女的时候留下一些品貌上佳的……”龙康帝想了一下又觉得有些不妥,就住了嘴。
鲁甲赶紧把脑袋低下,内心却有些震动,皇帝都想着巴结王先生,难道王先生真的是高人?不过话说回来,郑经那个小子还是有一套的,回去,老子给他一个百户做做。
“接着说。”龙康帝想了一下,觉得这点还真可以利用一下。
“是。自从王先生滈水显圣之后,就有不少人去拜访,但是王先生都没有接见,所有拜帖都退了回去,不过有十二名国子监的士子的拜帖留下了,打算明天接见他们。”鲁甲说到这里,又顿了顿,果然龙康帝皱了一下眉头。
“王先生见过他们之后,你去问一下。”龙康帝淡淡地吩咐。
“是。”鲁甲接着说道,“明日上午,薛家母女将要拜访王先生。”
“时刻关注,有事速速来报。”
“是。”
王敦将一万两银票放在一边,当初并不是为了银子而去薛家,得到香菱,其实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他看着薛姨妈和薛宝钗说道:“其实我要说的消息是关于薛蟠的亲事,将来将会有一夏姓女子与你家结亲,你们最好不要答应,否则你们薛家将永无宁日。”
薛姨妈和薛宝钗对视一眼,她们没想到等来的竟然是这样一则消息。王敦所说就是那个女人就是夏金桂,一来这个女人确实不是一个贤惠的,另一个就是这女人很可能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上的,提前打一个埋伏。
“王相公如此说,我们应该是信的,可是未来的事情……”薛宝钗有些欲言又止,说白了就是不信王敦所说的话。
外面对于王敦的称呼有很多,大多数人称之为仙人,其中以车夫为首一些平民百姓,他们不管那个,直接弄了一块牌位,上面手书:正元仙人。有的家里有些家私的,还找了能工巧匠雕刻了王敦和香菱形象,进行供奉。再有就是以国子监监生为首的一群人称王敦为王仙师。还有就是龙康帝,以及手下的太监侍卫,称之为王先生;而贾府,以及薛宝钗等人,就称为王老相公。
无论哪一种人,哪一种称呼,外界对于王敦的看法都是高人。然而仅凭“高人”二字,也不足以让薛宝钗无条件的相信,虽然她看到过王敦诵读《论语》的场景,然而后来却有人说这是一种幻境,主要是用来迷惑人心的,是一种术士手段,并不是多高明。一时间让人真假难辨。
王敦也知道仅凭他的一句话很难取信于薛家母女,虽然她们将钱财已经送了过来,但是他还是要让人送的心甘情愿的。
“我知道薛姑娘的意思,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消息。上次我说过姑娘走选秀的路子是不通的,不过现在你们选择的路也不是很好。”王敦笑哈哈地说道,他想到了薛宝钗最后嫁给了贾宝玉,最终也是凄惨下场。
薛姨妈似乎也听出了点什么,前段日子她的确和薛丫头商量着她的终身大事,想着能不能嫁入贾家,也就是打贾宝玉的主意。
“王相公,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能否再讲得清楚些?”薛姨妈脸上带着一丝谨慎与不安,轻声细语地向王敦询问道。她心中暗自揣测着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只见王敦神色严肃,目光直直地盯着薛家母女,缓缓开口说道:“我猜,如今你们心里定是盘算着让薛宝钗嫁进那贾家,搞出个所谓‘金玉良缘’的名堂来。这样一来,便能借着贾家的权势和地位,让薛家更上一层楼。只可惜啊,你们打的这个如意算盘可未必能成真!要知道,那贾家别看表面风光无限,但实际上早已是病入膏肓、根基腐烂。照此情形发展下去,终有一日这偌大家业定会轰然倒塌。而待到那时,你们薛家作为贾家的姻亲,又岂能独善其身、逃脱这场劫难?”
这番话说完,整个房间里顿时陷入一片死寂。尤其是那“金玉良缘”四个字,犹如一道道惊雷在薛家母女的耳畔炸响,震得她们头晕目眩。因为这有关“金玉良缘”的谋划,向来都是她们母女之间私下商议的绝密之事,从未向外人透露过半点风声。可眼前这位王敦,却仿佛对一切都了如指掌,这怎能不让她们感到惊恐万分?
此时的薛家母女面面相觑,彼此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惊和恐惧。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手脚都变得有些僵硬起来。那种被别人彻底看穿心思的感觉,令她们浑身都不自在,仿佛身上所有的秘密都已无所遁形。
没过多久,薛家母女便匆匆忙忙地向王敦告辞离去。她们脚步踉跄,像是落荒而逃一般,只想尽快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回到家中好好琢磨一下究竟是哪里走漏了风声。
薛家母女走后没多久,国子监十二名士子联袂而来,他们大多十分的兴奋,也有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疏香小院,这个地方已经被一些人神话,但是因为一些官面的原因,他们这些参加过滈水诗会的人都被警告过,不准去打扰王仙师修行。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王仙师能够见他们,这令他们十分激动。众学子见到王敦,首先是深深一揖,给王敦行礼。王敦赶忙上前一步,拉起带头的一人,把众人引到正厅就坐。
给众人上茶之后,众学子这才按下激动的心情,其中带头之一的杨道诚,首先开口:“先生在滈水之畔所诵读《论语》,令我等……”
王敦一伸手阻止杨道诚说下去,而是看着他微微一笑,说道:“我这是应该第三次见到你了,还不知道你们都叫什么吗?”
“额?”杨道诚顿时汗就下来了,他们来的时候还沟通过,一定要先介绍自我,给先生留下一个好印象,没想到自己一上来就给忘了。
“先生恕罪,小生杨道诚,家父户部尚书。”
“小生楚进居,家父户部郎中。”
“小生蒋耀武,家父户部员外郎。”
……
“小生张毅,江宁府人。”
王敦有些无语,十二个士子,只有这个张毅是个寒门,其他人竟然都是官宦子弟。他想了一想,还是开口说道:“各位拜访我肯定是与滈水之畔的事情的有关。”
见众人纷纷点点头,王敦便说道:“本人曾经与各位一样,都是醉心于科举……”他把忽悠龙康帝的那一套又拿了出来,果然将众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今日有缘与各位相见,我就给各位诵读一遍《大学》。”王敦也不废话,伸手从一旁桌子上拿起早已经准备好的书籍。
运用教化神通,王敦声音如从众人灵魂的深处响起,带着圣人的思想和他独特的理解,激烈碰撞众人心灵深处。
《大学》这部著作乃是探讨教育理论之鸿篇巨制,众多儒家先贤皆曾为之倾心注解阐释。而这些深邃的思想早已深深烙印于王敦脑海之中,但相比之下,占据他思绪更多的却是来自前世的那些教育理念。诸如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提倡德体智美劳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以及那至关重要的高考等观念,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在他心中激荡翻滚。当这些新奇的思想与源远流长的传统儒家学说相互交织、猛烈碰撞之际,竟如同一股洪流般,毫无保留地融入到朗朗的诵读之声里。
就在此时,杨道诚、张毅等人恍然回过神来,却惊觉自己已然身处于疏香小院之外。他们面面相觑,彼此的目光交汇瞬间,都清晰地从对方脸上捕捉到了那份难以掩饰的震惊与激动之色。
只听得其中一名学子朗声道:“诸位仁兄贤弟,小弟此刻脑海中思潮涌动,诸多念头纷至沓来。我须得速速赶回,将这些想法撰写成策论才好!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言罢,只见他向着众人潇洒地一拱手,旋即便毫不犹豫地转身狂奔而去,当真称得上是健步如飞,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众人视线尽头。其余诸人见状,亦不甘示弱,皆是草草一拱手作为道别之意,而后便如飞鸟投林般四散离去。
张毅也很激动,但离开小院的时候,王敦看了他一眼,那一眼好像是一种勉励,是让他有时间就过来拜访。他确定那眼神好像就是说了这样一句话。这种想法虽然离谱,但这事放在王仙师身上就很正常了,因此张毅感觉自己在王仙师那里是特殊的。
小说《红楼之三十六金钗》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