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女频悬疑小说——《警花她从地狱来》!本书以连景山易念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月莫”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140671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警花她从地狱来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易念伸手摩挲了一下手机屏幕上,妹妹的电话号码,平静的说:“她已经过世了。”
这一下,王沧澜顿时尴尬的都不知道怎么接这话才好。
他肉眼可见的慌乱起来,走了几个小时山路脸没红,现在脸一下子涨红了。
王沧澜结结巴巴的说:“不好意思,我,我不知道。”
“没关系。”易念倒是很平静:“她已经过世很久了。”
王沧澜点了点头,不敢再多说。
他又不傻。
虽然易念的态度很平和,看不出多伤心的样子。但是易念的手机通讯簿上,却只有妹妹一个人的名字。
这已经足以说明姐妹情深了。
戳人心窝子的事情,王沧澜不能干。
听着两人说话,连景山抬头往这边看了一眼。
不过没说什么。
众人休息到了两点。
最热的时间过去了。
山里有树荫,也见不着什么太阳。
继续出发。
下午四点他们钻出了山林。
山里办案,有好处,有坏处。
好处是没人打扰,坏处是,难走。
车也进不去的地方,又没有路,只能靠两条腿。
看山跑死马的距离,也能跑死人。
就连易念,也忍不住捶了捶腿。
逞强一时爽,明天火葬场。
虽然这些日子练功什么的她也没落下,但毕竟没有那么大的运动量,明天起来,估计腿要痛上一段时间。
蓟凌飞在地图上圈出几个地方。
“这几个都是可以通车,进山容易,但是又僻静的。不算村子,就是住着几户人家。”
易念不由的道:“就那么几户人家,住在山里做什么?不嫌孤单难走路吗?”
“有各种原因。”蓟凌飞道:“有些是在山里住了一辈子的,老年喜静,住习惯了,哪怕山外的生活便捷方便,也故土难离。”
“还有,养鸡养鹅的,种树的,就养在附近山头,要有人看管,为了方便,就住在附近的山中。反正有住家的地方也有水电有网,生活也便捷。 ”
蓟凌飞很健谈,也很能走,健步如飞,口若悬河。
他标出来的有四个点。
这四个点在地图上的位置距离不远,可是走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下午五点,到了第一户住家。
只有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老两口带着儿子媳妇一起居住,在山里养鸡。
这种散养的鸡,每日在山里闲逛,吃虫子,吃草籽,绿色又健康,很受欢迎。从鸡蛋到老母鸡,都卖的比圈养的贵。
老两口始终住在山里,儿子媳妇两边跑。
山里的事情多,便住山里。
整理了订单,便按照订单送货出去。若是晚了,就住在外面,他们在市区也有房子,孩子和孩子的外公外婆都住在市区。
今日小夫妻不在,只有老两口在。
易念在周围转了转。
这果然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蓟凌飞和这户人家认识,进去便道:“林叔,林婶,我来了。”
老夫妻正在将一筐鸡蛋一个一个的放在托盘里,一抬头:“小飞啊,你来了。”
虽说连景山也是本地人,但早些年家在城里住,这几年做生意,才在景区开了店。
蓟凌飞就不一样了,家就在半山腰,对这一片那叫一个了如指掌,就没有不认识的地方,没有不认识的人家。
然后蓟凌飞就带着连景山坐下,跟老夫妻聊了起来。
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动工挖土的地方。
易念觉得屋子里太挤了,跟连景山打了招呼之后,在屋前屋后转转。
不光要听,也要看。
一片寂静。
易念从地上捡了片竹叶,放进背包。
就在这时候,电话又响了。
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那边,依然没有人说话。
但是易念先开口了。
“你以为,你不出声不说话,是在折磨我吗?”易念缓缓道:“并不是,你只是在诉说自己的无能。我的生活在步入正轨,而你,永远在阴沟里。”
啪的一声,那边传来什么被折断的声音。
易念冷笑了一声,挂了电话。
二十分钟后,连景山从房里出来了。
养鸡场附近,没有最近被人挖土开工的动静。
怕有人偷鸡偷鸡蛋,老夫妻俩没人都要围着山转一圈。
而且,还有一个更好的证据。
也是为了防止偷盗现象,这养鸡场附近,拉着线装了不少摄像头。
这些摄像头都是正常工作的,不说每日查看吧,但夫妻俩没事儿就会看看,如今一股脑儿的将半年的记录都拷给了连景山带走。
这周边的几座山,在这几个月里,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当然他们不能随时随地守着几座山,知道山里的事情,但如果有人开车,一定会从门口路过。摄像头,一定会留下记录。
老夫妻俩说,除了自家的车,没见过其他的车。
离开养鸡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了。
八月份,白天很长,天黑的晚。
六点钟山里开始有了丝丝凉意,天虽然还亮着,但也准备黑了。
蓟凌飞便和连景山商量。
“今天晚上,要不我们在山里过一夜。”蓟凌飞说:“要是回去的话,现在就要回头了。明天一早还要赶过来,有点浪费时间。”
“可以。”易念毫不犹豫的说:“不耽误时间了,就在山里过夜。”
说是在山里过夜,其实不是幕天席地的睡。
蓟凌飞掐着时间,在天黑下来没多久的时间,找到了住的地方。
只有两间房子,没有人。
蓟凌飞非常自然的去推门。
门开了,里面没人。
“你们等一下。”蓟凌飞说了,举着手机电筒进去了,里面亮起了光。
但不是灯光,这里没有电。
亮起来的,是蜡烛的光。
王沧澜忍不住道:“飞哥,这是什么房子?都没通电?”
要说没信号也就罢了,现在少有连电都没通的地方了。村村通,户户通,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是要落实的。
蓟凌飞解释说:“这里没人常年住,这两间房子是养蜂人住的。每年春天,这山头铺天盖地的花开,便会有养蜂人住上两个月。现在花都谢了,就没人住了。不过屋子都是好的,咱们凑合一晚上。总好过住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