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四合院:贾东旭跪下,喊我爹》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男频衍生小说,作者“乐乐饼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李元华秦淮如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285951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四合院:贾东旭跪下,喊我爹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这边李元华回到屋里,在小女儿旁边铺了个床铺躺下。
今晚收获不小,不仅打破了易中海在四合院的铁桶阵,还让贾家这个吸血鬼狠狠损失了一笔。唯一不爽的是发现易中海竟然扣了他寄给父亲的信,这件事和女儿上学的事一样,知道得太晚了。
“可惜了。”李元华摇了摇头,打开了系统界面:
【李元华】
身体素质比常人强五倍
技能:厨艺中级、中医高级、八极拳高手(已经练出内劲)
当前积分:85200
这么一会儿就赚了八万多积分,今晚没白忙活。
突然发现积分旁边有个小钟表图标,不仔细看还真没注意。他仔细一看:
“新手福利:系统刚激活24小时内积分十倍奖励”
倒计时显示还剩7小时54分。
李元华简直无语……
这系统也太抠门了吧?这样让我怎么快速攒积分?
难怪今天赚这么多,原来是十倍奖励。算上已经花掉的五万,今天实际赚了一万三千积分,相当于一万三千吨粮食。这么一想,就算没有十倍奖励也还可以。
郁闷!明天积分收入就要恢复正常了。本来还想着凑够十万吨粮食偷偷交给国家,看来得再等两天了。
李元华心里刚冒出这个念头,整个人就出现在QQ农场的空间里。他从仓库角落拿出那个从老宅翻出来的旧木箱,掀开褪色的箱盖。
一本发黄的记账簿安静地躺在箱底。他认得这本书,也听别人提起过——里面记满了四合院那些“好邻居”欠他父亲的医药费。
他们家老爷子是轧钢厂医务室的医生,祖上三代行医,从小就被教育“医者仁心”。院里这些邻居但凡有点小病小痛,都来找他父亲看病,而且都是挂李大夫的名,连挂号费都不愿意交。
这个老实本分的老医生,不知道是脑袋笨还是心肠软,只要有人不交钱,他就用自己的工资来补。每月五十多块的工资,到手也就剩下三十来块。好在李家三口人吃饭穿衣倒是没问题。
李元华随手翻着账本,发现大部分人的欠账都还清了,只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小账。最多也就欠一块钱,还是三个月前的事。这让他对院里那帮人多少有点改观。
但越往下看越觉得不对劲——从头到尾竟然没看到阎富贵的名字。按理说阎老西最会占便宜,哪天不得想尽办法占点小便宜?难道是冤枉他了?
接着又看到刘海中的欠账,从三年前一直记到现在,总共加起来五十多块。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易中海那笔糊涂账——自从八年前老贾去世后,每个月少则两块,多则五、六块,这些年累计下来竟有三百六十块!账本上还特意用红笔写着“止痛药”三个字。
盯着那三个刺眼的字,李元华突然露出一个阴森的笑容。他终于明白了:老贾死后,易中海和贾家断了关系,可贾张氏离不开止痛药。医院供应有限,就打起了他父亲的主意。估计是贾家母子拉不下脸,才让刚收贾东旭当徒弟的易中海来拿药。
反正账上写的是李大夫的名字,不用自己掏钱,就这样记了将近二十年!李元华越想越气,手指关节捏得咔咔响——自家老爷子这爹当得,真是够窝囊的!
老贾去世之后,这本账记得一清二楚,谁拿了什么药,易中海他们还在上面签了名。现在拿着账本去要债,这些人一个也跑不掉。
李元华把账目整理了一下,欠得最多的还是易中海,整整三百六十块;其次是刘海中,五十三块六;没想到傻柱也欠了二十六块三。剩下的都是些小数目,最多三块,最少才三毛。这些小账都是三个月前欠下的,跟那几个大头比起来,李元华根本没放在心上。
“这倒是一笔意外之财!”李元华阴沉地笑了。
放下账本,他又打开一个蓝布包袱。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一沓沓大团结,还有一些零散的票子。他仔细数了数,一共八百六十块。票证中有张自行车票、收银机票和手表票,其余全是全国粮票。
看着这些,李元华眼眶发热。他知道,自行车票这些大件,肯定是父亲准备的结婚用品。全国粮票应该是要寄到北大荒,让他吃得好一些。可惜他一封信都没往家里寄过,父亲大概以为他出事了,这些粮票也就没寄出去。
此刻,李元华心里对父亲的怨恨全都消散了,只剩下沉重的内疚。这样的好父亲,值得他永远敬重。
清点完手里的钱,他把粮票单独拿出来。这些票证都有时间限制,得赶紧用,不然就作废了。再往包袱里一摸,金灿灿的差点晃花了眼——整整齐齐地摆着金条,一看就是俗称“大黄鱼”的那种,每根重十两,也就是312.5克。
数了数,上下两层一共二十四根。李元华心里盘算着:现在四九城的金价大概七块钱一克,一根就是两千一百八十七块五,二十四根加起来整整五万两千五百块。这个年代,家里有一两百块存款都让人羡慕,上千块的更是少之又少,万元户基本上都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这么一算,现在的万元户可比后世的亿万富翁还厉害。
难怪父亲看不上账本里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家底!他真想给老爷子道个歉:对不住,是儿子见识浅,您老才是真有眼光。
取走金条后,箱底露出一本厚厚的《李氏医书》,这是李家传家宝。祖上在乾隆年间当过御医的老祖宗写的,后来历代子孙又不断添上自己的行医心得。要说李家真正的财富,还得是这本记载着疑难杂症、针灸脉诊、接骨疗伤的医书。
俗话说得好,只要李元华把这本医书吃透了,在这个年代当个太医简直轻而易举。
就在医书旁边,还放着一本书,说是书,其实更像是武功秘籍。
书名写着《八极拳概要》!没错,正是李元华现在正在练的八极拳。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迅速收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医书、账本和全国通用的粮票。
剩下的全都塞进箱子里,这些都是他爹留给他的家底,眼下他还不打算动,等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说。
“系统!我能在农场里看医书吗?”
“叮!可以!不过农场现在的等级每天只能待两个小时,时间一到,宿主的意识会自动回到身体里!”
“行!”李元华嘿嘿一笑。
他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开始专心看医书。刚读了几页,脑海里就不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宿主用心研读医书,中医经验+1!”
“叮!宿主用心研读医书,中医经验+1!”
……
“系统,把提示关了吧!”这声音吵得他头都疼了,干脆直接下令。
没了系统的干扰,李元华立刻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凭借超强的悟性,他不仅轻松理解了医书的内容,还能举一反三,简直爽得飞起,第一次体会到当学霸的快乐。
外面天黑得像泼了墨,冷风在四九城里呼啸着。
李元华轻轻推开房门,又悄悄关上,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猫着腰翻过墙头,朝着某个地方走去。
他得去一趟 ** ,看看能不能弄到想要的种子和鸡崽鸭崽。
他跑得很快,两边的景物飞快地往后退,没多久就到了一条隐蔽的小巷子口。
门口站着两个人在望风,周围的人也都裹得严严实实,看起来像是古代的 ** 人。
“进 ** 要交一毛钱!不管是摆摊还是买东西,有人来我们会提前通知!”一个守卫说道。
李元华没多说,掏出一毛钱递过去,转身就走进了巷子里。
整条街上的人全都一个模样,只露出一双眼睛,摆摊的人也不吆喝,就坐在那儿等客人上门。
李元华一边走一边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兄弟,要票不?”突然有个人凑过来,压低声音问。
李元华来了兴趣:“你这都有什么票?”
那人把他拉到墙边,语气很自信:“兄弟,你要啥票我这儿都有!”
“糖票、肉票有吗?”
“有!兄弟要多少?”那人眼睛一亮,态度立刻热络起来。
“不急,你收全国粮票不?”李元华灵机一动,他手里的全国粮票快过期了,再不用就作废了。
“哥们儿手里有全国粮票?有多少我全收!”那人顿时来了精神。
李元华从身上拿出票证:“20斤全国粮票都是细粮,还有3斤肉票、2斤上等棉花票、1斤油票,你看能换多少?”
“这些都快到期了,价钱得打个折。”对方皱着眉头说。
“怎么换?”
“是现钱还是换别的票?”
“换成现钱怎么算?”
“今年收成不好,好多地方闹灾,粮价涨得厉害。现在白面大概六毛一斤,全国粮票跟着白面走。你这票快到期了,最多给你五毛一斤。”
“粮食涨这么厉害?”李元华心里一紧。他记得三年前出门的时候,白面才两毛一斤,精白面也就三毛。玉米面连一毛都不到。短短三年时间,白面价格都快赶上猪肉了。
“那肉票怎么算?”
“市面上猪肉八毛, ** 现在炒到一块五,还经常断货。就按一块五算,行不?”
“给我全换成四九城本地的票证吧。”李元华懒得啰嗦。
摊主明显愣了一下,赶紧点头:“行!再给您八块钱,您看行吗?”
“成交!”
李元华接过换好的票证又问:“糖票和肉票再给我点。”
“要多少?”
“先来三斤糖票,五斤肉票。”
“糖票挺紧俏,荒年更难得。我这儿只剩二斤三两,肉票也只剩三斤七两了。”摊主搓着手解释,“糖票两块一斤,肉票便宜些,比官价低八毛。”
李元华心里盘算着:官价肉票八毛加上市价八毛,吃顿肉要一块六, ** 卖一块五,倒也不算坑人。
(秦淮如:累死了,赶紧结束吧!)
做完买卖后,李元华拿着票证继续在街上闲逛。走到街尾时,看见一个戴着头巾、抽着旱烟的老头。地上竹篮里躺着几只耷拉着脑袋的小鸡小鸭,旁边布袋上撒着一层薄薄的麦子。
李元华走过去,小声问道:“这些小鸡小鸭怎么卖?”
“一对鸡和一对鸭正好是一公一母,一块钱全拿走。”
“竹篮也得给我。”
“行!”老头叼着烟嘴含糊地应了一声。
细雨蒙蒙的早晨,李元华蹲在路边好奇地看着一堆金黄的颗粒。
“大爷,这是麦子吗?”他忍不住用手捻了捻。
“嗨!”老农叼着烟杆笑了笑,“这是春天剩下的麦种,想着带过来碰碰运气。卖不掉也没关系,原样背回去就行。”
李元华眼睛一亮:“您说个价,我全要了!”
“几把麦种能值几个钱,喜欢就拿去吧。”老农摆摆手。
年轻人坚持把麦种仔细包好塞进衣襟,又往老人手里塞了一张皱巴巴的纸币。还没等老人推辞,他已经挎着竹筐消失在巷子里。老农看着手中的钱,浑浊的眼睛有些湿润,烟杆在牙齿间轻轻颤抖。
回四合院的路上格外安静,李元华反而觉得有点失落。那些故事里说的“意外之财”,好像从来没轮到他头上。
推开吱呀作响的门,院子里静得能听见露水滴落的声音。他轻手轻脚地躺下,心思却飘进了那个神奇的世界。
“系统,播种小麦,把禽类放到牧场去。”
“指令确认——”机械音响起时,黑土地已经出现了整齐的垄沟,毛茸茸的小鸭子正摇摇晃晃地走在青草地上。
“警报!需要喂食。检测到储存的小麦,是否启动自动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