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两派争执不下,殿中气氛紧张到极点,几乎要拔剑相向之时——
一道清瘦却挺拔的身影,在殿外刺眼的阳光下逆着光走了进来。
那人穿着一身暗红锦袍,未着王袍,腰间只松松系着一块墨玉。
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一丝久病初愈的苍白,却偏偏生了一双极其锐利的眼睛,此刻正似笑非笑地扫过殿内争执的众人。
他走得不快,步履间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沉稳,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众人的心尖上。
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大臣们,声音陡然一滞,所有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赵瑾正说得唾沫横飞,见众人忽然安静,还以为是自己的话震慑了群臣,
暗自得意,正要再添几句,却听见身旁的孙奎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在发抖:“永、永安王?!”
赵瑾猛地回头,看清来人的脸时,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像是见了鬼一样,连后退的力气都没了,踉跄着差点摔倒。
“赵、赵珩?!你……你不是……”他嘴唇哆嗦着,后半句话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来人正是永安王赵珩。
他仿佛没看见赵瑾的惊骇,径直走到殿中,对着御座从容不迫地行了一礼,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殿:“永安王,赵珩,参见陛下。
臣接旨时偶感风寒,失礼迟来,望陛下恕罪。”
他语气平淡,仿佛刚才殿内那场惊天动地的弹劾与他毫无关系。
皇帝看着下方的赵珩,原本沉郁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些许,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起来吧。朕还以为你真要抗旨呢。”
“臣弟不敢。”赵珩站起身,目光这才转向脸色惨白的三皇子,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
“方才在殿外,似乎听到三皇子在议论本王?倒是让本王好生惊讶。”
他的声音温和,眼神却像淬了冰的刀子,直刺赵瑾的心底。
赵瑾被他看得浑身一颤,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那些准备好的弹劾之词,此刻都化作了冷汗,从后背涔涔而下。
殿中一片死寂。刚才还慷慨激昂弹劾赵珩的那些大臣,此刻都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反倒是赵珩的同党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杆,看向赵瑾的目光中充满了讥讽。
魏渊忍不住抚须而笑,看向赵珩的眼神满是欣慰。
李纲则重重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给对方,算是出了刚才的恶气。
皇帝的目光落在赵珩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