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三 弟子 有此举,亦是李洱所愿。
……
李洱目光扫过元始与通天,转向玄都,叹息道:
“玄都,还不快谢过两位师叔!”
无论如何,元始与通天对玄都的栽培,已大幅提升其前程。
这对八景宫而言,也是莫大的助力。
唯有益处,毫无弊端!
玄都的未来,必将超越前世老子之手,成就更加辉煌。
因此!
无论情理,李洱都无理由推辞。
玄都不明其中奥妙,但智慧非凡,深知此见面礼非同小可。
当即深深一揖,恭敬说道:
“玄都多谢元始师叔,多谢通天师叔!”
目睹此景,元始与通天心中大石终于放下。
李洱的态度令他们安心。
这时,元始与通天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李洱淡然摆手制止:
“无需多言,这是你们的选择,我自会尊重。”
片刻沉默后,李洱似下定决心,微笑开口:
“既然你们心意已决,今日我便在此大罗山上,为你们讲解《道德经》……”
“这是我最后一次讲道。”
“能领悟多少,全凭各自机缘!”
“大哥!”
元始、通天惊愕不已。
彼此心念急转,思绪万千。
“无需多言,且静心聆听!”
话毕,李洱心念微动,座下洪荒异兽板角青牛转身迈步。
朝大罗山顶前行,每踏一步,身后紫气愈加浓厚。
待到李洱稳立山顶,紫气弥漫三万里,半边天际为之遮蔽。
洪荒之中,无数生灵察觉八景宫方向传来莫大机缘。
瞬息之间,众人纷纷赶往八景宫。
恰似往昔圣贤齐聚紫霄宫的盛况。
同样的是三尸分身证道,同样有圣人 弟子 ,同样由道门掌教主事。
这一幕,
宛如新旧交替,昭示着量劫降临,李洱将取代昔日道祖,开创崭新时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李洱终于启口。
刹那间,道蕴星光漫溢而出,看似缓慢实则迅疾无比,在大罗山上空交织汇聚。
这些星光相互交融,最终凝成三个大字——
道德经!
这一讲道,便跨越千年。
大罗山!
这是李洱首次以圣人身份讲道,言语间仿若花开四野,每一句都蕴含大道之意。
道德经的每个字由他吐出时,便化作道韵,于大罗山中形成符文,以天地至理之势直入众生耳中。
此时此刻,不仅是洪荒生灵,连镇元子、东王公、西王母等也齐聚于此聆听。
他们如今站在李洱面前,宛若学生。
几个量劫前,他们还只是紫霄宫中的平等宾客,仅需对他行平辈之礼。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双方地位已完全颠倒。
不成圣,终为尘埃。
这道理无人不知。
即便镇元子、东王母等人自知不足,也不敢踏入大罗山深处。
毕竟第一排座位专属于元始与通天,他们心照不宣地将这些视为圣人专属之地。
尽管同样是准圣,但他们清楚自己与元始、通天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
而在更远的地方,无数洪荒生灵俯身跪拜,全力汲取这片刻机缘。
首阳山!
作为人族圣地,这里的族人屏气凝神聆听。
无论是否理解,他们都全力以赴地捕捉着每一分玄妙。
他们明白,这场机缘并非为人族而设,只是巧合让他们有幸参与其中。
有趣的是,人族虽天生体弱,根基浅薄,却意外成为领悟《道德经》最多的族群。
何故?
只因他们单纯,未曾被洪荒众生复杂的经历与思绪束缚。
正因弱小,正因天生具道体,他们的心境反而更为纯净,更能接近大道真意。
悟道至深,人族受其影响最大,纷纷脱凡成仙。
千年之间,人族实力突飞猛进,虽不算强,却为弱小之人族留下传承之基。
三千年如白驹过隙,李洱讲道三千年,与鸿均紫霄宫讲道无异。
紫府大罗山在此期间成为第九大奇观,持续三千年,皆因李洱立道传《道德经》。
洪荒众生视此地为道门圣地,讲道终有尽头,李洱讲完《道德经》后,功德之气聚于大罗山上空。
李洱轻点,将其化作功德灵宝——金刚琢。
此宝看似普通,却威力非凡,不逊于极品先天灵宝,有金刚不坏、摄取万物之效。
天庭妖族、巫族虽未亲至,但听道效果相同。
此刻,帝俊太一等人静默注视着大罗山。
这一结果,令女娲心中本如静水般的平静泛起涟漪,甚至滋生出些许慌乱。
“师兄立道,为何会牵连到人族气运?”
女娲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竟稀里糊涂地被人族一成气运给取走了。
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当初李洱主动相求时,她仅以一成人族气运为条件,如今李洱通过紫府立道,却让她莫名损失了这一成气运,当日的承诺如今成了笑谈。
区区一成人族气运,李洱根本无需借助任何因果,就能让人族心甘情愿奉献。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女娲按住隐隐作痛的心口,突然间满心悔意涌上心头:
“《道德经》啊。”
那时她以为,凭借人族气运能轻易获得李洱的圣人因果。
万万没想到,李洱的每一步都让她追悔莫及。
若是早知如此,当初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向李洱索取这份因果。
不然的话,今日也不会陷入这般尴尬的境地。
殊不知,自上次离开紫霄宫后,她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
先是有李洱拒绝设立人教之事;紧接着,李洱又斩出了第三尸。
随后,李洱更是势如破竹,领悟道藏经典《道德经》,成功立道,占据六成道门气运,真正成为道门的掌教至尊,汇聚了道门的大势。
在紫霄宫内,鸿均让她设法促成李洱立教,她当时以为这是强加于她的任务。
可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一种警示。
种种思绪涌上心头,女娲望向八景宫的方向,眼中浮现出一抹惧意。
她害怕了!
人族突然自发信奉李洱,还悟出了《道德经》的真谛,这绝非吉兆。
更何况,李洱至今未立人教,阻拦诸圣证道的因果,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她女娃。
若非她当时索要因果,李洱早就设立了人教,哪里会有今日的诸多烦恼?
……
今日人族气运衰减,女娲心中焦虑,甚至隐隐生出几分畏惧。
即便身为圣人,地位尊崇,却也并非人人平等。
面对李洱,纵使女娲是最先成就圣位的存在,仍需屈居其后。
原因无他,只因李洱以斩三尸之道证道,且为道门之首。
此刻,人族气运的变化让女娲更加不安,对李洱的敬畏也随之加深。
这种难以掌控的局面,让她追悔莫及,内心笼罩着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