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文学
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3章

“桑桑不准下乡!”

“我不想下乡!”

二人异口同声道。

杜新梅不禁挑了挑眉毛。

原本收了姜雅烟的礼,是想让手下人来跑一趟。

但又不放心,只好亲自走一趟。

没想到,这姜雅烟的“妹妹”,还没出嫁吧?就把对象和他妈接家里住着。

啧啧啧,家教实在不行啊。

这会儿,没工作又不肯下乡,实在是个被父母宠惯了的小孩,以为什么事儿都自个儿说了算!

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杜新梅也赞成姜雅烟的说法,必须得下乡好好磨一磨性子。

杜新梅冷着一张脸,冲林桑桑道,“总之,一切事情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你的名字,和下乡名额,我已经报上去了,无论是谁,都更改不了。”

“林桑桑同志,下乡时间就在一周之后,你好好准备准备吧。”

林桑桑脸色顿时变得一片灰败惨白,她腿都软了,可陆明州还不放弃。

一把拽住杜新梅的衣袖,替林桑桑求情道,“杜主任,你能不能再通融通融?”

“是钱的问题吗?”

“我可以给你钱,你想要多少都可以。”

杜新梅当即觉得这年轻小伙子压根儿没脑子,即便她想要钱,但这事儿是能放在明面上说的吗?

一把甩开了陆明州,朝他疾言厉色道:

“别再掰扯那么多,白纸黑字,规章制度写的清清楚楚,我是来通知的,不是来商量的。”

“一周后的早晨,林桑桑务必赶到知青办,到时,我亲自送她上火车下乡。”

杜新梅说完,便甩开了陆明州扯着她衣袖的手,带着其他的几个知青办工作人员离开了。

陆明州差点站不稳,踉跄几步,随后哭嚎起来。

“桑桑,我对不起你,没办法阻止你下乡,桑桑……”

“明州,没关系,只要你心里有我,你愿意等着我,不论我在哪里,我知道你是爱我的就行……”

二人仿佛一对苦命鸳鸯,紧紧拥抱。

赵芬瞧着,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却又舒了一口气,总算解决林桑桑这个大麻烦,下乡也好。

只不过,她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还有个大麻烦,即将接踵而至。

……

另一边,姜雅烟才不在乎陆家的事。

原本要去买火车票和蔬菜粮食,也因为公安上门而耽误。

于是,她今日出门了。

到火车站没买到卧铺票,只能买硬座,随后,直奔四区粮店。

这年头,没有粮本就无处买粮。

某种意义上,黄皮黑字的粮本,成为了吃饭的护照。

每户都有一个粮食本,一家有几口人,每个人每月供应的粮食的定量,都在粮食本上记录着。

总的供应的粮食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变得是每月供应的粮食品种。

比如说白面、大米等细粮,每人每月多少,玉米面,小米,高粱米等粗粮,每人每月是多少。

没工作的成人和孩子供应的粮食定量要少些,大概就20多斤不到30斤。

有工作的人是根据不同工种体力劳动繁重程度的不同,供应的粮食定量也不同。

体力劳动轻的少一些,也就30多斤。

重的多一些,姜雅烟的舅舅在铸造车间做翻砂工的工作,属于重体力工作,粮食定量属于高的,每月46斤半。

可这是公职人员普通人,陆家就不同了,资本家的粮本,那就是行走的特权。

姜雅烟打算一次性买完所有粮食。

四区粮店是附近最大的粮店之一,负责为3000余户居民供应粮食。

姜雅烟走进粮店,映入眼帘的是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的平房,店内左侧是一排米面柜台,柜台上摆有秤盘,柜台下装着接粮的漏斗。

右侧是花生米等杂粮柜台,靠近后门的位置放有油桶,长长的抽油器插在桶中,射进窗户的阳光光柱内,各类粉尘飘飞其中。

她今天过来的日子不是周末和月底,因此,粮店门口并没排起长长的队伍。

“面粉,荞面,玉米面,挂面,大麦粉、大米、小米、黑米、糯米……这些粮食,全都给我取出。”

姜雅烟一口气报了许多,粮店老板眼睛里面闪过了一丝迷茫。

这女同志瞧着年龄不大,说的话倒像是在说梦话。

买这么多粮食,她带的走吗?

“闺女,你莫不是在诓我?”

“买这么多东西你往哪儿放啊?”

实在是姜雅烟,孤身一人过来的,门口连个车子都没有。

“哦,我亲戚家打算开国营饭店,一次性取出粮食。”

“待会儿会有大车来拉,运输问题你不用担心,这些粮食,我也绝对不会浪费。”

有了她的解释,粮店老板这才放下心来,这可是一桩大生意,连忙派了手下的工作人员带着姜雅烟去取粮。

“哦,对了,店里各种油类,麻油,花椒油,菜籽油,玉米油这些,也都给我装满。”

“还有,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花生种子、蔬菜种子,店里面有多少就卖我多少吧,数量太多,我就不一一报了。”

粮店老板最开始还持有怀疑态度。

然而,当姜雅烟不缺钱,不缺票,也不缺粮本时,就知道她是来真的。

粮店老板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好嘞,您放心,一定给您办到。”

半个小时后,姜雅烟几乎将整个粮店搬空了,所有东西全都堆放在粮店后门,后门有个小巷子,人烟稀少。

她挥退了粮店的工作人员以及老板,自己单独在后门等候。

等人彻底离开,她将所有东西,全部收进空间里。

粮食买好了,还得去买蔬菜水果。

姜雅烟直奔京市的西单菜市场,这是京市四大菜市场之首。

全,是它的代名词,建于1956年,位于西单北大街195号。

“玉米,高粱,红薯,土豆,番茄,黄瓜,紫菜,海带……每样要10斤。”

“各种菌菇,蘑菇,海鲜菇,金针菇,水蘑菇,平菇,香菇也来10斤。”

“蔬菜也是,白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辣椒,豆腐,南瓜,冬瓜,丝瓜,豆角,洋葱,韭菜,香菜,西兰花,大蒜,青菜,这些,我都要了。”

姜雅烟再次用亲戚开国营饭店当借口,满载而归。

还有水果——

包括香蕉、苹果、猕猴桃、凤梨、菠萝、香蕉、榴莲、葡萄、荔枝、桃子、梨子、芒果、山竹、杨梅、柚子、西瓜……

但凡菜市场里有的水果,姜雅烟统统包揽,全部收入空间。

而西单菜市场,本就以“货全鲜活”出名,既能零售,也能批发。

附近的大小饭庄、大宅门等,来一趟就能齐活儿。

“八大堂”以及西单一带的“八大春”等,都曾和西单菜市场有交易。

姜雅烟的行为,压根不引人注意。

最后,她又买了鸡鸭鱼肉鸡蛋海鲜等,终于走出菜市场时,总觉得还有东西没买。

这时,脑海里的提示音响起。

【嘀嘀嘀——卡牌已更新,请查收!】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