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冉忍不住吐槽:“刘长林也就是沾人家两个人的光,我是真不想和他有来往。也就是生在这个年代,不然他铁定是个二鬼子。”
旁边的苏清予听了这话,赶忙拉了拉张冉的衣角,小声说道:“你可别这么大声说,要是被他听到了,肯定要找咱们麻烦。”
张冉哼了一声,“怕他作甚,我说的都是事实。从小他就会告状,还欺软怕硬。”
正说着,只见刘长林远远地朝着这边走来。
张冉立马闭上嘴,眼神里满是厌恶。
刘长林却像没看到似的,皮笑肉不笑地说:“哟,两位聊啥呢,这么起劲。”
苏清予尴尬地笑笑,“没啥,就唠唠今天晚上吃什么饭。”
刘长林眼睛一转,“吃饭有什么好商量的,有什么食材做什么饭呗!回头一起去国营饭店打打牙祭,刘师傅做的红烧肉是真香。”
张冉心里冷哼,这家伙准是惦记让她们两个请客,于是没好气地回道:“我们手里现在没有肉票,这国营饭店可去不得。”
说完拉着苏清予转身就走,留下刘长林站在原地气得直跺脚。
“抠门,帮你们这么大忙都不给个好脸色请吃个饭。”
刘长林和她们那是从小就认识,就是一直都不对付。
最后就是苏清予和张冉蒸了一大锅韭菜鸡蛋的包子,拿小篮子装了十八个送了过去。
因为她们两个人知道刘长林打小就不吃韭菜,还特意找村里人换的韭菜包包子。
陈董看到包子那是两眼放光,一听是韭菜鸡蛋的瞬间双眼无神。
“苏知青,早知道你要给我们蒸包子当谢礼。我说什么都得给你送二斤肉过去,我都很久没有吃到过肉包子了不过就是素包子我也爱吃。”
苏清予嘴角抽了抽:“陈知青,这不是我们带来的肉票都用完了。要是你实在是想吃肉包子,可以出肉去前面找我们两个。”
知青点的人都知道,苏知青和张知青有一大袋面粉和一大袋面粉。
陈董也不客气:“那就谢谢苏知青,要不明天我出肉咱们一起包顿肉饺子吃?”
张冉也是嘴馋了急忙点头:“陈知青,那我们就沾你的光了!”
刘长林看到包子那是瞪着苏清予,一看就知道是苏清予出的馊主意。
他小时候一家人去苏家做客,吃过一回韭菜鸡蛋虾皮馄饨回到家就上吐下泻。
肖以恒和陈董二人一看刘长林不吃更加高兴了,那就这些包子都是他们的了。
刘长林都是自己开火的,人家肖以恒还有陈董根本就不带他。
实在是一南一北吃不到一起去,而且刘长林特别的挑食真不吃那不吃的身上带来的钱票还不多。
他们两个也看出来了,别看刘长林和两个女知青是老乡而且还认识但是这关系明显就不好。
所以明天早上包饺子的时候,他们并不打算带上刘长林而且当时抓二柱子要是没有刘长林他们会抓的更加顺利。
翌日一大早,陈董就去前院找苏知青借自行车了。
苏清予毫不犹豫就把这车子借给陈知青,她并不担心陈知青把她的自行车给卖了。
肖以恒也需要留在知青点这边收拾一下他们两个人的菜地,要把分的菜地翻一下然后种上大白菜。
他是一点种地经验都没有,不然也不会拖到这个时候才来收拾菜地。
陈董之所以这个时候出去买肉,也是为了躲过去让他挖地还不如让他去和周海涛一样去挑大粪。
刘长林因为自己家有个花园,小的时候没少跟着家里面的老爷子一起种花种菜。
还特意过去指点了一下肖知青,他自己那块地的菜早就种上了这次也是过来弄篱笆墙的。
肖知青不禁好奇的问道:“你们那边来的咋都会种菜,苏知青和张知青弄的篱笆墙和你的一样。”
刘长林有心巴结一下肖以恒也就耐着心思解释道:“不是沪上来的都会种菜,而是我们几家都有自己的菜地。从小就看着家里的人侍弄,耳濡目染自然也就会一点。这弄篱笆墙她们两个是跟我爷爷学的,小时候她们两个调皮就喜欢去我们家偷摘枇杷。以前我们三家的关系还不错,就是这几年关系弄得特别紧张了。这边的小动物比较多,你们把菜种上以后也得弄个这样的篱笆墙。”
肖以恒点点头,心里想着沪上来的家里面还有花园可见家里不简单难怪下乡都要带着自行车来。
肖以恒把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按照你说的苏清予一个独生女咋还下乡?”
刘长林也就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苏家有海外关系,苏清予的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都在香江。让她下乡也是变相的为了保护她,正好还可以和张冉作伴。她们两个打小就形影不离,这样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苏家那是相当的有钱,有不少人眼红。”
刘长林这样说,肖以恒也就理解了。
陈董这边顺利的买到了二斤五花肉,还有一斤大白兔奶糖就骑着车子往回走。
回到知青点以后,陈董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自行车还了然后把肉交给苏清予。
苏清予最不喜欢干的就是剁肉馅,这个活实在太费胳膊。
“陈知青,这一大块肉要都放进去吗?要不你留下来剁肉馅,我这实在是干不了这个活。”
陈董看着苏知青这小细胳膊确实也不太适合拿着这笨重的大菜刀剁肉,毫不犹豫的就接过菜刀坐在马扎子上开始剁肉。
“苏知青,这肉咱们这次就全吃了我最喜欢吃一个肉丸的饺子了。”
张冉忍不住吐槽道:“谁不爱吃肉,还一个肉丸的。怎么也得在里面放一些大葱,不然这饺子就没法吃了。”
张冉这会正和面了,苏清予则是在一边剥葱。
“那就在肉里面少放一点葱,反正你买回来的肉也足够多。”
陈董那也是十分的想表现一下自己,就为了打好关系以后可以有机会上这边来蹭吃蹭喝的。
整个知青点,也就苏知青炒菜舍得往里面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