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文学
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3章

与此同时,老知青们已经拿着昨晚蒸好的玉米饼子,三三两两地离开了知青宿舍,准备去干活。

路过厨房时,鼻尖嗅到那缕清淡的米香。

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锅里——粥色浓稠,米粒翻滚,看起来格外诱人。

有人心里暗暗感叹:“刚来就是舍得吃。”

这些年,能填饱肚子已经不易。

等新来的知青们真正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恐怕再不会这么‘奢侈’了。

半个小时后

糙米粥终于熬好了,他们一人盛了一大碗,楚墨染贡献出了一瓶自己做的小泡菜给大伙下饭。

其他人不好意思,也各自拿了一点从家里带来的小菜跟大家分享。

简单的解决了一餐,几个人各自背上挎包,开始出发往村南头赶。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村子里渐渐热闹起来,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和米饭的香气。

三两个的村妇提着水桶去井边挑水,几个孩子赤着脚在门口疯跑,鸡鸭被惊得扑棱棱地乱飞。

楚墨染看着眼前这一幕,有些恍惚。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安逸,仿佛身处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

而在末世中,这样的景象恐怕只能在梦中才得以重现。

走到村南头,已经有两个村里人在那里等着了。

看到他们过来,两个大婶立刻开始上下打量他们,眼神既好奇又有些审视。

时不时还低头窃窃私语几句。

几个新来的知青被她们直白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

他们走近后,一个大婶终于开口问道:“你们就是新来的小知青吗?”

周淑敏率先开口,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回应:“是的,我们是新来的。”

“这城里来的小知青,真是长得水灵。”大婶的话语中带着打量和赞叹。

另一位大婶也笑着接话:“看着就不像是来吃苦的,皮肤白嫩的,刚跟咱们农村人就是不一样。”

看着两个婶子没有恶意,几个人也慢慢放松下来,开始时不时跟两个婶子攀谈几句。

不久,春生叔的牛车缓缓晃晃悠悠地驶了过来,车轮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春生叔,今天怎么这么晚呀?”其中一个婶子笑着和春生叔打招呼。

“刚刚大队长喊我往库房拉了几袋粮,耽误了些时间。”春生叔笑呵呵的回应。

走到人群边上,他‘吁’了一声,拉紧手上的缰绳,牛车稳稳停下。

随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包洋火,从中抽出一根轻轻划开,点燃了烟袋子。

接着靠着牛车侧板,重重嘬了一口烟袋子,等着一众人等上车。

经过了昨天的坐车经验,大家都已经明白,坐在前面的座位不仅颠簸得少,还能避免强风,温暖得多,舒服许多。

徐爱兰见车停稳后,眼睛一扫,毫不犹豫地朝着前面冲去,心里想着趁机抢到一个好位置。

可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上车,两个大婶已经捷足先登,占了最中间、最稳当的好位置,脸上还带着得意的笑容。

徐爱兰气得咬牙切齿,心中暗骂:这两个女人,真是搀不住的老狐狸,怎么这么快就占了位置。

她只能有些懊恼地准备坐在前面的次边位置。

而沈红英早已拉着周淑敏坐了上去,沈红英见徐爱兰有些气急败坏的模样,嘴角不由得上扬,她得意地向她挑了挑眉。

楚墨染则顺势地坐到了前排最边上的座位。

眼见着前面的位置已经坐满,徐爱兰气得快要爆炸。

她刚想开口让楚墨染给她让座,结果却听到春生叔一声大喊:“赶紧坐好,要出发了!”

徐爱兰无奈地咬了咬牙,悻悻地转身,跟着几个男同志坐到了后排。

坐下后,她不甘心地瞪了楚墨染一眼。

心里不停暗骂她,竟然不知主动给自己让座,害得自己只能坐到后面。

“车费一人5分。”见所有人都坐稳了,春生才说道。

坐在前面的两个婶子,从口袋里掏了钱递了过去。

几个小知青本来还以为这牛车是免费的,没想到还要钱。

不过5分钱也不多,刚下乡的小知青大部分都不会计较这点小钱,纷纷拿出钱递了过去。

只有徐爱兰小声嘀咕了两句,不过别人都给了,她也不敢不给。

牛车出发了,果然还是跟昨天一样颠簸。

不过今天大家养精蓄锐了一晚上,精神头都不错,倒也没有感觉太难受。

牛车慢慢悠悠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乡里,牛车在公社门口的大树下停了车。

大家伸展着僵硬的四肢,慢慢下了车。

春生叔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口道:“后晌两点左右就往回走了,谁来晚了就自己走回去。”

说着,他麻利解开牛车的绳索,让牛去旁边的草地上吃草。

楚墨染活动了一下筋骨,才好受些。

一行人商量着,准备直奔供销社买东西,买完东西就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下午在公社门口集合。

楚墨染自然没什么意见,几个人问了供销社的位置,便兴冲冲的找了过去。

供销社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外墙用的是红砖,虽然有些斑驳破旧,但与村里那些土坯房相比,显得要气派不少。

然而,和城里的百货商店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显得有些简陋。

进入供销社的大门,一股浓烈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空气中弥漫着老旧木板和油漆的味道,墙上挂着几幅泛黄的宣传画,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之类的标语。

整个场景和楚墨染在年代剧中见过的几乎一模一样。

供销社里的人员不算多,顾客三三两两一起闲逛,挑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柜台后面坐着的售货员们,看上去悠闲得很:有的在织毛衣,有的在聊天,对顾客的询问也只是懒洋洋地应付几句。

这年头,供销社售货员的工作可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既不用拼业绩,也不用拼服务,主打一个“爱买不买,不买滚蛋”。

几个人进了供销社后,便分散开来,各自采购自己需要的东西。

楚墨染一边四处溜达,一边询问着物价。

售货员见她只是问价,不像买得起的样子,态度冷淡,甚至有些不耐烦。

楚墨染倒也不在意,依旧慢悠悠地走走停停,东看看西问问,活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徐爱兰原本是想跟在楚墨染后面,看看她要买些什么,也想顺便从她身上“蹭”点什么好东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