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的老屋子是在村尾,外边围着一圈破破烂烂的篱笆,老屋子总共也就六间屋子,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堂屋,剩余四个都是房间。
苏生推开门,用手擦了擦桌子,惊叹道,“呀!这里面这么干净,是不是有人打扫过了?”
“可能是爷刚来打扫的吧。”李云把苏轩放在地上,扭头跟苏生说道,“你去把弟弟妹妹都叫回来,免得他们走错了地方。”
苏生没想这么多,他乐呵呵地答应下来,“成!刚好挖的野菜我们自己吃,总归是一顿粮食。”
叶清音放下手中的包袱,四处转悠了一圈,不由拧了拧眉头。
这老屋子除了厨房以外,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
篱笆附近还放着没有完全脱水的竹子,就连院子里的鸡舍也修好了,边上还种着一小片刚刚冒芽的空心菜,这真的是刚刚来收拾的吗?
没等叶清音想出个所以然来,李云怯生生地走到叶清音的跟前,规规矩矩地说道,“娘,今天中午应当不用做饭了吧?”
说到这里,叶清音又是一顿无语,恋爱脑真的是无药可救!
一家人除了苏全之外,都是只吃两顿饭的,到了农忙的时候,也就是早上多做些窝窝头。
但是原主心疼什么也不做的苏全,中午还要单独给他一个人做饭,有时候是她做,有时候是李云做。
而且中午那顿饭通常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顿,时常有肉有酒的,只为了让苏全开心一点。
想起现在吃饭的人不在了,李云急忙找补道,“娘,你别生气,一会我煮个野菜汤,你多少吃一点。”
她也是有苦说不出!早些年就听说媳妇难做,可是她也没想到这么难做啊!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她只用一股脑地干活,现在还要猜婆婆的心思……她怎么猜得准啊?
叶清音揉了揉李云的脑袋,安抚道,“以后跟娘说话,不用这么小心翼翼,我不会为难你的,你放心。”
“娘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以后会对你们好的,你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
李云也才17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一天天这么如履薄冰的,她实在有些于心不忍,那就只能卖个惨了。
她这一把年纪的都这么可怜了,就原谅她一次吧~
李云愣住了,方才苏生跟她说婆婆变了的时候,她是不相信的,但是她现在感觉到了!
婆婆不仅会亲近孩子夸孩子,还会好好跟她这个儿媳说话,还摸她的头,放在之前,就连婆婆的亲儿子亲女儿,大家都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见李云迟迟不说话,叶清音叹了口气,扭头往厨房走。
罢了罢了,“积威太深”,任重道远。
李云这才反应过来,快步跟了上去,“娘,我都听你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要说她对婆婆没有意见,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婆婆在家里做的活计不比他们少,只是婆婆实在太偏心了,不过现在和离了,应该会变的吧?
他们都是勤快人,现在不用养那个懒蛋了,日子应该会好过许多吧?
想着想着,李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两个小梨涡若隐若现,可爱极了。
叶清音嘴角勾起一抹笑来,虽然穿过来的代价有点大,她从原本的财富自由变成了现在兜比脸干净的样子,但这也算弥补了她上辈子没有生育能力的遗憾吧?
白捡了几个好孩子,这样的日子,好像也挺不错的!哪怕暂时困难了一点,但是她相信她能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婆媳二人说说笑笑地走进厨房,翻翻捡捡下来,也是发现了些能用的东西,毕竟当时起新屋的时候,老屋很多东西都没要。
像厨房里面的锅都还在,锅铲菜刀也有,只是柄都坏了,还有侧面破了个大洞的米缸,有个超级短板的木桶,缺胳膊少腿但是还能抢救的小椅子,还有几个破碗……
虽然都是残次品,但是至少也能应应急,他们什么都没有,要花费银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厨房收拾得差不多了,叶清音一拍脑袋,想起了一件事来,“轩儿呢?他睡着了吗?”
婆婆会关心她儿子,李云一下子更开心了,“轩儿在椅子上坐着呢,他很听话,平常我要去干活的话,他都是不吵不闹的。”
叶清音不太赞同,“就是再听话的小孩子,身边也是离不得人的,以后要注意着点。”
她在网上可看过太多的悲剧了,小孩子再听话,那也是小孩子,没人在旁边看着的话,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后悔都来不及。
李云乖乖点头,“娘,我知道了。”
……
叶清音依着脑海里的记忆,很快就到了里正家。
此时正是饭点,路上走的人不少,有人手里拿着农具,也有人背篓里面一片青翠,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里正一家正在张罗着开饭,叶清音打了个招呼,这才说明来意,心里有些忐忑。
从原主的记忆里来看,在这整个村子里,也就算里正家富裕一些的,要借粮,这里借到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要是里正家借不到的话,他们就真的只能饿肚子了。
苏里正自然不会拒绝,随口问道,“是要糙米,还是要粗面?”
叶清音想了想,回道,“一样五斤就成。”
她对一顿吃多少没个具体的概念,但是借都借了,多借一点也省得再开口。
苏里正点了点头,招呼媳妇去拿粮食,他给叶清音倒上了一杯水,又递了一个纯黑面窝窝头过去,“除了粮食,可还缺些什么?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话,你尽管说就是了。”
叶清音摇了摇头,没有接窝窝头,喝口水润了润嗓子,“麻烦您了,等明天进城买回来,我就还给您。”
鱼泡村很偏僻,走进城的话,满打满算也要两个时辰。
现在已经中午了,这个点进城来不及,要是不借粮食的话,他们就只能饿到明天。
光饿什么都不做,那还能忍忍,坏就坏在他们迟早要进城买粮食的,饿着肚子走那么久,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家里还有才两岁的苏轩,小孩子更是饿不得的。
苏里正笑着说道,把架子上的陶罐拿了下来,“那些都不着急的,你们先把日子过好再说。”
“这个罐子是干净的,一会也拿一碗白米回去,给苏轩煨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