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文学
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2章

推进杆稳在25%,红雾在舷窗外被甩成两条暗红的尾流。刘生的手掌还贴在操作面板上,掌心残留着一丝热意,像是刚握过一块暖石。脑海里还浮现着之前船体剧烈颤动、控制台炸出火花的场景,他知道那场绝境冒险带来的影响还远未结束,于是定了定神,继续投入到飞船的维护工作中。

他没动,眼睛盯着主控柜角落那块黑色方块——刚才通电测试时它发了烫,纹路泛金光,三秒后熄灭,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低头看了眼工具包。酸液瓶只剩小半瓶,瓶身冰凉,刚才那股热劲已经散了。金属片还剩三块,边缘被他磨得发亮,上面刻着数字:“57”“52”“49”。他抽出最上面那块,翻了个面,重新塞进内袋,压在银镯下面。

图纸摊在绝缘垫上,是直接从系统里调出来的,线条清晰,标注密密麻麻。太阳能转化护盾,地球版。他扫了一眼电压参数:220伏,50赫兹。他扯了下嘴角。这数字他太熟了,老家插座、楼道灯、修电动车的充电器,全是这个标准。可这艘船用的是量子回路,接口全不对。

他伸手拆下主控柜侧板,露出一排银色线路。指尖顺着一根主干导线摸过去,停在一块芯片背面。他用金属片轻轻刮了两下,灰尘剥落,露出一行小字:“NX-7型民用舰,生产地:地球圈外围殖民站”。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没出声,把侧板拍回去。原来地球的东西,早就在宇宙里流通过。只是后来断了,被人忘了。

他转身打开工具包,拿出废弃导航仪。光感模块还在,外壳裂了条缝,但核心没烧。他用钳子小心撬开,取出那块指甲盖大小的晶片。图纸上说的“光伏接收阵列”,他没材料做,只能拿这个顶替。功能差不多,都是把光转成电,能不能用,得试。

他把晶片焊到护盾模块的输入端口,焊枪刚碰上去,一股焦味窜出来。导线接反了,瞬间短路。他甩了甩发烫的镊子,手指有点抖。舱内温度已经升到42度,战术背心黏在背上,呼吸都带着热气。

他拧开酸液瓶,滴了一滴在金属片上。液体嘶地一声爬开,沿着边缘蚀出细密沟槽,像树根分叉。他没多想,把蚀好的金属片贴在导流槽底部,增强散热。

护盾框架搭得七七八八,右舷前端的导流槽连上了涂层,后端还空着。他试了三次,系统都报错:“能量回路阻抗不匹配”。他盯着错误代码,手指在控制台上敲了三下,节奏是三短两长,再加一短——跟金属片上记的信号一样。

他调出主控柜的电流监测界面,发现涂层在持续输出50赫兹的微电流,跟太阳脉冲同步。他把导流槽的接地线改接到涂层下方,借它的自然散热路径引热。焊点刚接上,散热鳍的蓝光闪了一下,频率乱了半拍,又稳回来。

他深吸一口气,把护盾模块的供电开关推到测试档。指尖刚离开按钮,主控柜“嗡”地一震,黑色方块又烫了,表面金光一闪即逝。护盾没亮,系统提示:“前端15%区域通电,能量转化效率12%,不稳定”。

他松了口气,又紧了紧。至少没炸。

他低头检查焊点,左手食指蹭到一块发烫的金属边缘,火燎似的缩回来。皮肤红了一片,没破,但触觉有点麻。他甩了甩手,继续拧螺丝。下一波太阳风暴快来了,红雾在窗外翻得更急,像是有东西在深处搅动。

燃料还剩26.3%。他看了眼时间,距离下一轮辐射峰值还有38分钟。

他拆下备用冷却泵的外壳,把里面一段铜管剪下来,弯成弧形,焊到护盾核心的散热环上。图纸上画的是特种合金导管,他没有,只能拿铜管凑合。他调低焊枪温度,屏息专注推进。 铜管受热变形,弯度不对,他用钳子夹住,冷敲两下,勉强定型。

系统提示:“右舷热负荷突破91%”。他没抬头,手没停。散热鳍的蓝光开始闪得不规则,三短两长的节奏断了两次。他停下焊枪,把金属片翻出来,用笔在背面写下:“36分钟”。

写完,塞进内袋。

他重新接通电源,这次只激活前端5%的护盾面积。电流刚通,黑色方块猛地一烫,他下意识伸手去压,掌心刚碰上,方块表面纹路全亮,金光持续了五秒,比上次长。

护盾没亮,但主控柜的电压表跳了一下,从0.3微伏冲到0.8,又跌回去。

他盯着那块方块,没动。这东西在响应什么?是图纸?是涂层?还是他刚才的手?

他把酸液瓶倒过来晃了晃,底下只剩几滴。他拆下最后一块金属片,滴了一滴在表面。液体爬开,蚀出的纹路比之前更深,隐约能看见底层浮着一层银灰薄膜,跟右舷外壁的一样。

他用镊子夹起那块金属片,贴在护盾核心的接点上。刚固定好,舷窗外红雾猛地一缩,像是被什么吸走,紧接着,一道强光扫过船体。

警报没响,但散热鳍的蓝光全灭了。

他抬头,发现太阳脉冲频率变了,从50赫兹跳到52,又跳到48,来回震荡。涂层不再同步,导流槽的温度曲线开始飙升。

他一把扯下工具包,掏出电压表,接上黑色方块。表针剧烈抖动,频率显示乱码。他再试涂层,输出电流断断续续,像信号不良的收音机。

他盯着主控柜,忽然把护盾模块的接地线拔了,改接到飞船的主能源回路上。这是违规操作,一旦短路,整个右舷系统都得瘫。他没犹豫,焊枪一点,接死了。

电流接通瞬间,黑色方块炸出一股热浪,他手背被烫出一条红痕。但电压表显示,输出稳定在0.7微伏,频率重新锁回50赫兹。

散热鳍的蓝光一盏接一盏亮起,节奏恢复三短两长,再加一短。

他松了口气,刚想记录数据,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外部能量波动,建议调整姿态以最大化吸收”。

他看了两秒,把姿态角微调3度,让右舷更多迎向辐射流。蓝光立刻变亮,但护盾还是没亮。

燃料25.8%。

他拆下最后一段铜管,准备焊到散热环末端。焊枪刚点火,左手一滑,螺丝刀蹭过接线柱,火花炸开。他缩手,但指尖已经烫得发麻。

他握紧焊枪接好焊点,按下测试按钮。

黑色方块再次发烫,金光蔓延到边缘,但护盾模块只闪了一下,随即黑屏。

系统提示:“前端5%通电失败,能量转化中断”。

他盯着那块方块,掌心贴上去。热流还在,但频率开始漂移。

舷窗外,红雾翻滚得更急,一道强光从深处射出,像恒星睁开了眼。

他抬起右手,掌心朝上,一缕热气缓缓升腾,碰到舱顶,凝成一小片水珠,沿着金属壁滑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