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初入校园
梅园3号楼218室的铁架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林耀阳在上铺翻了个身,借着晨光看向手腕上的电子表——1998年8月31日,早上6:17。
这是他重生后的第二个清晨。
宿舍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中,林耀阳轻手轻脚地爬下床。水泥地面冰凉刺骨,他蹑足走向窗前,小心地拉开褪了色的蓝色窗帘。东方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校园广播站还没有开始播放晨间音乐,远处食堂的烟囱已经冒出袅袅白烟。
这是北方工业大学最宁静的时刻。
林耀阳从枕头下摸出黑色笔记本,就着微弱的晨光快速书写。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列出一长串名单:马化腾、马云、李彦宏…这些未来的互联网巨头此时还默默无闻;王建国、张振东、唐小雅…这些即将出现在他大学生活中的人物;还有最重要的名字——苏雨晴,被他用红笔圈了三次。
“三年内赚到第一个一百万,五年内建立自己的公司,阻止苏雨晴2008年的车祸…”林耀阳默念着目标,笔尖在最后一个目标上重重顿了一下,墨水晕开成一个小太阳。
“耀阳,起这么早?”下铺的王建国揉着眼睛坐起来,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林耀阳合上笔记本:”习惯晨跑。”这是个临时编的借口,但他确实需要独处的时间来规划未来。
“牛逼。”王建国竖起大拇指,”等我会儿,一起去食堂?听说第一天有免费豆浆。”
六点半的食堂已经人头攒动。林耀阳端着铝制餐盘排队,目光扫过墙上”节约粮食光荣”的红色标语和窗口上方手写的今日菜单:馒头0.2元,稀饭0.1元,咸菜免费…
“同学,你的饭卡还没激活。”打饭大妈敲了敲玻璃,打断了林耀阳的思绪。
他这才想起新生饭卡需要先去行政楼充值。前世这个疏忽让他饿了一上午,而现在——
“用我的吧。”王建国递过自己的饭卡,”回头请我喝汽水就行。”
林耀阳道谢接过,心里却在盘算更大的回报。前世王建国虽然有些小算计,但确实是宿舍里能力最强的,后来在腾讯做到了技术总监。这样的人脉值得投资。
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王建国掰开馒头夹进咸菜,含糊不清地问:”听说计算机系今年扩招了两个班?”
“嗯,98级总共六个班。”林耀阳喝了口稀饭,温度刚好,”你对编程有了解吗?”
“就会点BASIC,家里那台386都快被我玩坏了。”王建国推了推眼镜,突然压低声音,”不过我听学长说,系里实验室有几台新到的奔腾II,装的是Windows NT…”
林耀阳眼睛一亮。在这个大部分学生还在用纸笔写作业的年代,能接触到最新电脑意味着巨大优势。他迅速在脑中列出几个能在WinNT上开发的程序——前世他的第一个商业软件就是在大学实验室偷偷开发的。
“有兴趣一起去看看吗?”林耀阳撕下一张便签纸,写下自己的课表,”我打听到实验室开放时间了。”
王建国惊讶地接过纸条:”你从哪搞到这些的?昨天才报到啊!”
“学生会有人。”林耀阳神秘地笑笑,实际上这些信息来自前世的记忆。他正要说些什么,食堂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群穿着统一文化衫的高年级学生走了进来,为首的男生身高近一米九,剑眉星目,胸前别着学生会主席的徽章。林耀阳的瞳孔微缩——张振东,北方工大的风云人物,父亲是市教育局副局长,前世给他制造过不少麻烦的人物。
“那是学生会主席张振东,”王建国顺着他的目光解释道,”听说他保研已经内定了,家里背景硬得很。”
林耀阳不动声色地继续喝粥。他记得张振东后来进了教育局,三十五岁就因贪污受贿被判了十年。这种人现在不宜硬碰硬,但迟早要正面交锋。
早餐后,新生们被召集到主楼前参加开学典礼。九月的阳光已经带着灼人的热度,林耀阳站在计算机系的方阵里,白衬衫后背很快被汗水浸湿。台上校领导的讲话声通过劣质扩音器传出,夹杂着刺耳的电流杂音。
“…我校今年荣获国家教委’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计算机科学是我校重点学科,新引进的教授中有两位是从美国归来的博士…”
“…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林耀阳心不在焉地听着,目光扫视着周围的同学。突然,他在建筑系的方阵中捕捉到一个熟悉的背影——苏雨晴正低头在素描本上画着什么,马尾辫随着笔触轻轻晃动。
开学典礼结束后,人群如潮水般散开。林耀阳快步穿过人群,装作不经意地走到苏雨晴身旁:”学姐画什么呢?”
苏雨晴吓了一跳,合上素描本:”啊,是你…没什么,随便涂鸦。”她耳尖微微发红,这个细节让林耀阳心头一暖。前世的苏雨晴也是这样,每次被人看到创作中的草图都会害羞。
“昨天多谢你带路。”林耀阳自然地走在她身侧,”对了,周三的约定还算数吗?”
苏雨晴眨了眨眼,似乎没想到他会主动提起:”当然,不过…”她犹豫了一下,”你知道图书馆在哪吗?”
“正想请学姐带我去认认路。”林耀阳微笑,”听说新图书馆的自习室有空调?”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苏雨晴惊讶地笑了,”新生指南上可没写这个。”
林耀阳笑而不答。前世他在没有空调的老图书馆熬过了四个炎热的夏天,而新图书馆是1997年才竣工的,很多新生确实不知道这个”秘密”。
他们穿过一条两旁栽满法国梧桐的林荫道,苏雨晴的发丝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路过布告栏时,一张海报吸引了林耀阳的注意:
“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筹备中!征集志愿者!联系人:学生会生活部 唐小雅”
海报右下角还画了个可爱的笑脸。林耀阳嘴角微微上扬——唐小雅,经管系的大一新生,前世校园里最活跃的”小生意人”,后来成了某跨国公司的亚太区总裁。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了她的”商业活动”。
“你对这个感兴趣?”苏雨晴注意到他的目光,”唐小雅是我老乡,挺能干的一个小姑娘。”
“有点想法。”林耀阳记下联系方式,”学校允许学生搞这种活动吗?”
“原则上不允许商业行为…”苏雨晴压低声音,”不过唐小雅有办法,她爸爸是本地工商联的。”
林耀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信息很有价值,意味着二手交易市场背后有官方默许。前世他大四才参与这个市场,而现在,他打算直接主导它。
图书馆比林耀阳记忆中的还要宏伟。五层的白色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广场上的喷泉洒出细密的水雾。走进大厅,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
“一楼是报刊阅览室,二楼社科,三楼自然科学…”苏雨晴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我们建筑系常驻四楼艺术区,你们计算机类的书在三楼东侧。”
林耀阳假装认真聆听,实际上他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可能超过大多数教职工。前世的四年里,他几乎把计算机区所有经典著作都啃了一遍。
“自习室在五楼,确实有空调。”苏雨晴带他乘电梯上楼,”不过位置很抢手,通常要早上七点前就来占座。”
五楼自习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校园全景。虽然还没正式开学,已经有不少学生在埋头学习。林耀阳的目光扫过一排排桌椅,突然在一个角落停住——那里坐着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生,正聚精会神地翻看一本《微观经济学》。
“那就是唐小雅。”苏雨晴顺着他的目光解释道,”要去打个招呼吗?”
还没等林耀阳回答,唐小雅仿佛感应到什么,抬头看了过来。她眼睛一亮,小跑着过来拉住苏雨晴的手:”雨晴姐!你怎么来啦?”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南方人特有的软糯。
“带新生认路。”苏雨晴笑着介绍,”这是计算机系的林耀阳;这是经管系的唐小雅,我老乡。”
唐小雅上下打量着林耀阳,突然眼睛一亮:”你就是昨天问路那个新生!雨晴姐回来一直说你…”
“小雅!”苏雨晴急忙打断,脸颊泛起红晕。
林耀阳心中一动,但表面保持镇定:”唐同学是在筹备二手交易市场?”
“对呀!”唐小雅兴奋地拍手,”你也感兴趣?我们现在缺个懂电脑的,好多同学想买卖二手电脑配件…”
这正是林耀阳等待的机会。他装作思考的样子:”我可以帮忙,不过场地选好了吗?”
“还没呢,学生会只同意用操场东侧,但那里没遮没挡的…”
“实验楼后面的空地怎么样?”林耀阳提议,”那里有树荫,离各宿舍区距离适中,而且…”他压低声音,”不在主要监控区域。”
唐小雅惊讶地张大嘴:”你才来一天,怎么比我还了解学校布局?”
“提前做过功课。”林耀阳轻描淡写地回答,实际上那个空地是前世二手市场后来的固定场所,确实避开了学校的监管视线。
他们又聊了些细节,约定下午一起去考察场地。临走时,唐小雅塞给林耀阳一张手绘名片,上面用彩色笔画着”校园商业联盟”的字样和她的宿舍电话号码。
“你这学弟不简单。”林耀阳听到唐小雅对苏雨晴小声说,”感觉比张振东还老练…”
离开图书馆时已近中午。林耀阳谢绝了苏雨晴共进午餐的邀请——他需要时间整理上午获得的信息。独自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他的大脑飞速运转:
唐小雅是必须争取的商业伙伴,她的家庭背景能解决很多官方障碍;二手交易市场只是个开始,他计划中的校园物流网络可以借此搭建;周三与苏雨晴的约会是情感线的关键节点,必须精心准备…
“林耀阳!”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王建国气喘吁吁地追上来:”可找到你了!辅导员通知下午两点全班开会,要选班干部。”
林耀阳点点头。前世他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学生,但这次——”你觉得我去竞选班长怎么样?”
王建国推了推眼镜:”你?才认识一天,谁会选你啊?”
“等着看吧。”林耀阳神秘地笑笑。他记得下午的班会上会发生一件小事,而他要利用这个小事建立最初的威信。
下午一点五十,计算机系986班三十名学生挤在一间小教室里。辅导员是个刚毕业的研究生,正手忙脚乱地清点名单。林耀阳坐在最后一排,观察着未来的同学们——有几个人他印象特别深刻:后来创办了知名游戏公司的刘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李明,还有…他的目光在一个瘦小的女生身上停住——周芸,前世因抑郁症退学的天才程序员。
“安静!现在开始选班长。”辅导员敲了敲黑板,”有自愿的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前世这时候是个叫赵磊的男生自告奋勇,后来证明是个庸才。林耀阳耐心等待着,他知道三分钟后会发生什么…
“啊!”突然一声尖叫,坐在窗边的女生跳了起来——一只马蜂从敞开的窗户飞了进来,引起一阵骚动。
就是现在!林耀阳快步上前,抄起桌上的报纸,冷静地追踪着马蜂的飞行轨迹,在它停在窗框上的瞬间,精准地用报纸一卷,然后走到窗外释放。
教室里响起掌声。林耀阳转身,平静地说:”窗户插销坏了,建议以后开会前检查一下。”这个举动看似简单,但在慌乱的人群中展现出的冷静和行动力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谢谢这位同学…”辅导员看了看名单,”林耀阳是吧?你要竞选班长吗?”
“是的。”林耀阳走上讲台,声音沉稳,”我认为班长不只是传话筒,而应该成为同学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如果我当选,会做三件事:第一,建立班级通讯录,方便大家联系;第二,争取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第三,组织编程兴趣小组,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
这些承诺直击新生痛点,教室里响起议论声。林耀阳看到周芸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这正是他想要的。前世周芸因为跟不上课程进度而自卑,最终退学,而她的编程天赋实际上远超同龄人。
投票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从未担任过任何职务的林耀阳以压倒性优势当选。班会结束后,好几个同学围上来请教选课建议,他耐心地一一解答,暗中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班长,你知道哪门选修课容易过吗?”一个男生挤过来问。
林耀阳笑了:”如果你只想要学分,选’中国戏曲鉴赏’;如果想学真本事,我推荐’计算机网络基础’,虽然难,但授课的吴教授是行业大牛。”
“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王建国不可思议地问。
林耀阳拍拍他肩膀:”做足功课而已。对了,晚上七点实验室见,我搞到了门禁密码。”
夕阳西下时,林耀阳独自站在梅园宿舍楼顶。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整个校园——图书馆、实验楼、远处的枫园女生宿舍,还有更远处城市的天际线。微风拂过他的面颊,带着初秋特有的清爽。
口袋里装着三张纸条:苏雨晴周三午餐的约定、唐小雅的手绘名片、班委会成员名单。这是他重生第二天建立的社交网络雏形,而更庞大的计划正在脑中成形。
“这一次,”他对着逐渐亮起的城市灯火轻声说,”我要的远不止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