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文学
高质量小说推荐

第2章

金色的朝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也照亮了归航的渔船。

林家的小船吃水很深,船舱里银鳞闪烁,鱼获满满当当,引得旁边几艘同样返航的渔船上传来羡慕的吆喝。

“林叔,好收成啊!这趟可赚大了!”

“林老大,你家这远房侄子,真是把好手!力气大,眼神也毒,找鱼群一找一个准!”

“就是就是,小伙子手脚麻利,拉网比俺们这些老把式还快!”

林愿黝黑的脸上难得露出几分笑意,虽然依旧板正,但眼角的皱纹舒展了不少。

他含糊地应和着乡邻的夸赞,目光扫过船尾那个穿着粗布短褂、戴着斗笠、正利索地收拾渔网的“少年”——穗安,不,现在是林安。

林安听到夸赞,只是微微低着头,用沾着海水的手背蹭了下鼻尖,闷声应了句:“叔伯们过奖了,都是运气,跟着阿爹和大哥学的。”

声音刻意压低,带着点少年变声期的沙哑,倒也听不出破绽。她手脚不停,将沉重的渔网叠放整齐,动作间透着一股干练。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带着善意。穗安敏锐地感觉到一道目光,带着审视,甚至隐隐的敌意,粘在自己身上。

她不动声色地用眼角余光瞥去,是生全。他家的船就靠在旁边,正和几个相熟的青年卸货。

生全长得高大结实,是村里年轻一辈里数得着的捕鱼好手,对默娘的心思在渔村也不算秘密。

此刻,生全的目光正紧紧锁在“林安”身上。

当林愿走过去,习惯性地拍了拍“林安”的肩膀,似乎在赞许时,穗安清晰地看到生全的眉头皱了起来,嘴角也向下撇了撇。

那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一种被冒犯的不快,仿佛“林安”的出现,侵占了什么本属于他的领地。

穗安心下了然:生全这是把她当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怕她是林爹特意找来配默娘的“夫婿人选”。

穗安心中觉得有些好笑,又有点无奈。她没空理会少年人的这点小心思,注意力很快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

在帮忙将林家船上的鱼获搬到岸上,并与生全他们短暂近距离接触时,穗安的目光扫过生全和他同伴们腰间、船上简陋的装备。

太简陋了!穗安的心微微沉了一下。

这些常年与变幻莫测的大海搏命的渔民,身上几乎看不到像样的求生工具。

救生设备?大部分人腰间只系着一个干瘪、甚至有些发霉的葫芦,或者干脆什么都没有。

穗安记得前世,哪怕是小舢板出海,救生衣也是标配。

通讯?全靠嗓门和眼神。一旦落水或船被风浪打散,几乎等于宣判死刑。

生全正把一筐沉重的鱼搬上岸,动作间,他腰后那把用破布缠着刀柄、刃口磨损严重的柴刀晃动着。

穗安甚至看到刀柄处有干涸的血迹,不知是鱼的还是他自己的。

他旁边一个年纪稍大的渔民,在用力拉扯一根缠绕的绳索时,手指被粗糙的麻绳勒得通红,却只能靠蛮力和牙齿去解。

“这怎么行……”穗安心里嘀咕,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大海的凶险她亲眼目睹过,海妖的传闻更是让她心惊。

默娘能预测天气和避开海妖活动的区域固然好,但意外总是难免。这些渔民,他们的生命保障,脆弱得如同脚下的浪花。

仅仅依靠经验和一点运气,以及默娘那并非百分百准确的“天气预报”,在真正的危难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生全卸完最后一筐鱼,直起身,恰好对上“林安”若有所思、带着点忧虑的目光。

他误以为那目光是在审视自己,带着城里人的优越感,或者是对默娘的觊觎。

生全的脸色更沉了,故意重重地将空筐摔在船板上,发出“哐当”一声响,挑衅似的瞪了“林安”一眼,然后扭过头去,不再看这边。

穗安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敌意弄得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心中苦笑。

她收回目光,看着码头上堆积的鱼获和渔民们满足又疲惫的脸庞,再想到他们身上那几乎等于没有的求生工具,一股忧虑浮在了心头。

前世碎片化的求生知识在脑海中翻腾,她决定行动起来,哪怕只能做一点点。

林安利用休息时间,在码头边、树荫下,拉住几个平日里对她“小子”身份还算友善、心思也活络的年轻渔民,包括那个手指被勒红的老渔民的儿子。

“生全哥,阿海,你们看,”她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万一,我是说万一掉海里了,光靠个葫芦,怕是撑不了多久。咱们能不能想法子,多做一层保障?”

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觉得这城里来的“小子”想法古怪又麻烦。

生全更是抱着胳膊,嗤笑一声:“林安兄弟,海里讨生活,靠的是祖宗保佑和一身力气,弄这些花里胡哨的顶啥用?有那功夫不如多补会儿网!”

穗安没理会他的嘲讽,眼神恳切:“力气当然要紧,可命只有一条!试试总没坏处!”

她详细解释着构想: “我在书上看到过一中气囊,找那些鞣制好的、厚实点的皮子,比如硝过的羊皮、猪皮、鱼皮都行,缝成这么大个口袋,”

她比划着,“留个口子,吹满气扎紧!贴身绑着,落水了能多点浮力!比光溜溜强!”她强调要用鱼油反复涂抹皮子内壁,尽量密封,减少漏气。

还有一种竹筏浮筒,再找些老竹子,要那种节长、厚实的!截成这么长的几段,”她比划着约一米五的长度。

“两头用火烧一下封住竹节,中间打通气孔太费事就先不管。然后用最结实的麻绳,像这样,把它们并排捆扎紧实!”

她在地上演示着如何交叉捆绑,“捆成个小小的筏子样子,绑在船帮外侧。万一船翻了,好歹能扒拉住点东西,不至于立刻沉底!”

年轻人听着,半信半疑,有人觉得麻烦,有人觉得有点道理。

穗安不厌其烦地演示、讲解,甚至自己动手找来些边角料皮子和几根废弃的旧竹竿,笨拙却认真地缝制、捆扎,做出个粗糙的样品给他们看。

“诶,最保险的当然是牛皮筏子——”她絮絮叨叨说着。

生全顶嘴,“你知道牛皮多贵吗?”

穗安没理他,她的执着和那份对“万一”的认真,渐渐打动了一两个人,开始尝试着收集材料。

穗安知道,这些简易措施在真正的风浪或海妖袭击面前,依旧脆弱。

她需要一个更可靠的“底牌”,保护阿爹和大哥。这个念头在她心里盘旋不去,最终落在了那个小小的牛皮筏子上。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